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BB视讯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025-83700868

您的位置: 主页 > BB视讯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BB视讯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讯
行业动态

BB视讯潍坊高端化工产业链:创新驱动下的绿色崛起与全球布局

发布日期:2025-08-09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8月8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潍坊市高端化工产业链记者见面会,介绍企业及产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BB视讯-(中国区)集团-官网

  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潍坊正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导向,推动高端化工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潍坊市高端化工产业链记者见面会公布的数据令人瞩目:2024年,全市高端化工产业实现营收3970亿元,占全省的七分之一。数字背后,是潍坊从传统化工大市向高端化工强市的转型。潍坊市现已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四条主导产业链,产品涵盖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制品、农药、医药中间体、各类助剂及化学专用品等多个高附加值领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潍坊在化工园区建设方面成就斐然。全市建有9家省级化工园区,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前列,其中滨海化工园、侯镇化工园更是入选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这些园区不仅是产业集聚的高地,更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潍坊还建有国内首家现代海洋化工中试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企业层面,潍坊高端化工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省级56家,覆盆子酮、氟苯尼考等3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丙硫菌唑、溴系阻燃剂等2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彰显了潍坊高端化工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以“链长制”为抓手,聚力强链条、优结构、提能级,推动全市高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端化工产业已成为潍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之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潍坊高端化工企业正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比如元利化学。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发展绿色精细化工,制造高端优质产品,助力人类美好生活”作为企业使命,在产品端和生产端双管齐下,践行绿色发展。

  在产品创新方面,元利化学的两款产品非常有“绿色代表性”。第一款是聚碳酸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作为生产高端聚氨酯的关键原料,不仅能大幅提升UV固化特种涂料、高端水性合成革等产品的耐用性与环保性,更重要的是成功解决了该材料的进口依赖问题,为保障我国聚氨酯产业链安全起到了补链、固链的关键作用。另一款产品,光稳定剂,则通过防止高分子材料因紫外线照射而老化,倍数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从而显著减少资源消耗与碳排放。据元利化学副总经理冯国梁介绍,“材料寿命的延长,直接意味着资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减半,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高效解决方案之一。”

  在生产过程绿色化方面,元利化学积极拥抱循环经济与生物基技术,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力求“物尽其用”。同时,公司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利用玉米、秸秆等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学品,并已成功出口至欧盟市场。“我们认为,化工行业不是绿色发展的‘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冯国梁表示。

  再如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历时十年自主研发“有机物化学循环综合利用装置”,以废塑料、废旧轮胎为原料,通过高温裂解技术实现资源再生,且全部生产过程达到了“近零”排放。这项技术可有效填补持续、高效回收利用废塑料、轮胎产业上的空白,为破解全球“白色污染”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技术总监樊曰伟表示,公司正通过废旧塑料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解决原料劣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负荷。

  山东孚日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产品创新助力下游产业节能减排。公司研发的热屏蔽节能降温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降温节能效果,可使物体表面的温度降低15℃以上,内部温度降低8-10℃,达到国内同领域领先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类功能性涂层材料在建筑、BB视讯-(中国区)集团-官网工业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显著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能源消耗,间接降低碳排放。

  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潍坊高端化工产业已从被动应对环保要求转向主动引领绿色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将环境约束转化为竞争优势,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潍坊高端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多家企业在关键材料和技术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解决了多个“卡脖子”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在聚烯烃材料领域的突破尤为显著。该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出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聚丁烯树脂工业化生产技术,并建成全国首台套万吨级聚丁烯树脂生产装置。这一突破解决了我国在聚丁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打破了国际垄断,迫使国际跨国集团聚丁烯价格大幅下降,为下游产业降低了成本。

  在聚丙烯生产技术方面,东方宏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国内聚丙烯生产技术主要依赖引进的国外技术,如巴塞尔、三井的反应技术。东方宏业打破这一局面,与国内顶级专家合作开发出了SPG聚丙烯工业化生产技术,并成功落地20万吨级项目。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成功商业化的聚丙烯生产技术。基于这一技术,公司能够生产均聚聚丙烯、抗冲聚丙烯以及高透明无规聚丙烯等全系列聚丙烯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更引人注目的是东方宏业在超高温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创新。公司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组建研发团队,项目带头人为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工程入选者,曾是美国著名聚合材料科学家。该团队创造性地解决了树脂材料成本、耐高温与使用寿命相矛盾的“魔鬼三角”,突破技术瓶颈。据公司技术总监樊曰伟介绍,这项技术产品“在不改变加工条件的情况下,适用温度远超出目前的PEEK材料,而且成本仅为PEEK材料的一半”。该产品预计2027年投放市场,已被列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有望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则在溴化工领域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作为国际溴工业协会5家会员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会员,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溴及化合物分会会长单位,海王化工的核心产品溴系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化纤等人工合成材料中,服务于家电、新能源汽车、建筑保温材料、户外运动装备等多个领域。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代传阳表示,海王化工不仅是产品供应商,更在“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孚日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功能性涂层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样令人瞩目。公司研发的海洋重防腐涂层材料能够实现带湿带锈涂装和水下固化施工,同时具有零VOC排放的环保特性,经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为国家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在国内外几十个大型海洋工程中,服役15年以上防腐性能仍完好。研发中心主任刘猛自豪地说:“我们的技术骨干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同时又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展开了深入合作,拥有基础理论研究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是孚日宣威技术优势的重要源泉。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的背景下,潍坊高端化工企业逆势而上,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作为中国溴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山东海王化工敏锐地意识到国内溴素资源的有限性,早在2011年就开始“走出去”寻找资源。代传阳解释道:“随着溴系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溴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溴素资源不足以支撑行业发展。为避免资源枯竭后溴素完全依赖进口,所有相关行业链条完全受制于人,公司作为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在维护行业生存发展方面必须居安思危。”

  基于这一战略考量,海王化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在老挝和吉布提建成两个原料基地,在迪拜设立运营中心,形成了“国内、国外两个基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格局。通过海外基地的建设,海王化工不仅扩大了溴素原料来源,满足了国内生产需要,还通过设立国外运营中心,开拓了产品的国际市场,提升了中国溴行业的国际地位。代传阳强调,这种国际化布局是“在开辟海外资源方面责无旁贷”的选择,也体现了行业龙头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以产品为媒介,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二元酸二甲酯、二元醇新材料供应商,元利化学已成为包括全球涂料10强中的8家、全球化工50强中的32家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公司在山东、重庆、内蒙古等地设立四个生产基地,构建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稳定的供应保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元利化学的生物基产品已成功出口至欧盟市场,标志着公司的绿色产品获得了全球最严格市场的认可。

  孚日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海洋重防腐涂层材料也已经应用在国内外几十个大型海洋工程中,展现了卓越的耐候性能。公司今年6月取得船级社工厂认可后,当月就产生订单,未来船舶涂料将成为孚日宣威的主要业务领域,这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未来船舶涂料也将是孚日宣威的主要业务领域”。刘猛表示。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潍坊高端化工企业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创新为驱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发展。

  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明确提出了“做精、做强、做久”的发展理念,践行“产品高端差异化、客户需求定制化、装置生产柔性化”的战略定位。樊曰伟表示,公司将持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升核心竞争力”,重点布局自主设计分子结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温工程塑料系列产品,完善从原料到应用全产业链,在高端、高性能材料上深度布局,构建资源和技术双重壁垒。

  元利化学则将继续“聚焦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用创新材料携手产业链伙伴,推动整个价值链的绿色转型。冯国梁展望,元利化学将“共建美好的绿色未来”,BB视讯-(中国区)集团-官网通过为下游产业提供绿色升级的核心材料与解决方案,将自身打造为“低碳未来的赋能者与贡献者”。

  孚日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取得船级社工厂认可后,正积极拓展船舶涂料市场,同时继续深耕军工、海洋、石化、汽车、大型基础建设等五大行业领域。刘猛透露,公司将继续强化“产学研合作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和产品转化机制”这一核心优势,通过与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深度合作,保持技术领先性。近三年公司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0%,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传统化工到高端化工,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从本土经营到全球布局,潍坊高端化工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条路上,潍坊企业正以创新为笔,以绿色为墨,描绘着中国化工产业的新图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