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7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在对沉积岩中碳酸盐岩圆球状结构的定义中,“将具有核心和包壳的球状体统归为鲕粒,不具有核心和包壳的球状体则统称为豆粒”是学界的共识,《沉积岩石学》教材也是这样表述的。
然而,2024年一篇发表于《古地理学报》的论文中却对此提出了异议。该文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成龙发现铝土矿中的同心状颗粒的特征并不包含在以上两种定义之中,并以此提出了新的命名——“胶体包粒”。
这一有意义的发现,得益于成龙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e站”科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学习期间对铝土矿的勘探工作。
2011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远生教授带领团队到达贵州遵义。该团队凭借专业的知识与敏锐的地质嗅觉,对贵州省务正道地区的铝土矿的基础地质与成矿规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认识和成果。以此为起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贵州地矿106队开展了长达十余年的合作。
专家介绍,铝土矿被列入国家战略性矿产目录,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BB视讯-(中国区)集团-官网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化与贵州地矿106队的战略合作。去年7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大队黔北特色矿种找矿突破与科技创新地质e站”(简称“地质e站”)挂牌成立。该平台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旨在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功能,是该校计划推广的全国性“地质e站”建设的首个试点。
“地质e站”站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余文超介绍,“地质e站”运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依托该平台合作,BB视讯-(中国区)集团-官网106队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遵义县团溪镇仙人岩铝镓矿勘探项目评审中,其找矿成果报告获评“优秀”。该项目历时20个月,完成钻孔197个,钻探进尺近21000米,探获新增铝土矿资源量1400多万吨,BB视讯-(中国区)集团-官网达到中型矿床规模。
在人才培养方面,“地质e站”提供了实践平台,近2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在这里进行了野外考察、样本采集和实习实践,“地质e站”的教学方式已从传统的“老师在野外剖面讲述地质现象”转变为“学校教师联合106队技术骨干共同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地质勘探一线实际问题,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参与“地质e站”工作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莫洪成表示,“地质e站”实践经历让他获益匪浅,他希望未来在地质一线做出自己的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加拿大北部永久冻土地基:回顾当前实践中的岩土工程考虑因素和设计实例 MDPI Geotechnics